top of page

「倒及牙」遺傳因素較多 影響咬合礙自信

已更新:4月11日

牙科

何俊傑醫生


轉載自 《So Fit So Good

不少人因下顎牙齒較突出,而形成「下巴兜兜」的情況,雖然在一般情況下,「倒及」不會影響健康,但會影響患者外觀及談吐,減低他們的自信。牙科醫生指出,「倒及牙」的主要成因是遺傳,若直系親屬有此問題,出現牙齒倒及的機會亦較大。家長若發現小朋友有「倒及」趨勢,可先定期檢查其牙齒情況,待7至8歲與醫生商討治療方法。


「倒及牙」即下顎牙齒生長得比上顎前,變成猶如下巴兜出的情況,俗稱為「倒及」或「地包天」。牙科何俊傑醫生表示,遺傳是「倒及牙」的主要成因,很多時向「倒及牙」的病人詳情問診後,會發現他們的直系親屬均有「倒及牙」問題,雖然遺傳機會並不一定強,但小朋友牙齒亦會較易出現「倒及」的趨勢。


輕微個案可箍牙改善 雖然「倒及牙」不會影響健康,但可能會令患者說話漏風,口齒不清,或進食時有些位置咬合不良,影響外觀及自信。何醫生表示,輕微的「倒及牙」可透過箍牙改善,不過部分嚴重個案,如下顎和上顎超過1厘米的距離,便可能需要做顎骨手術。患者需接受手術前箍牙,將牙齒恢復整齊,再接受顎骨手術,然後再次箍牙。顎骨手術是用手術方式,將過多顎骨的部分切除,然後鑲回鋼板,維持顎骨位置,但此手術有一定風險,故未必適合所有個案,除非是嚴重個案,否則不太建議。


部分個案與腦下垂體分泌有關

另外,有些個案並非遺傳問題,而是於青春期後期因腦下垂體分泌過多,或因患有良性腫瘤,刺激牙骹導致生長過多,令下顎移前。何醫生說,這些個案比較複雜,必須先治療腦下垂體分泌問題,才可解決倒及牙情況。


家長或會擔心子女有倒及牙的情況,又應何時治療?何醫生建議,家長若已知自己有倒及問題,或已發現小朋友有倒及趨勢,於5至6歲階段可先觀察,待7至8歲或之後接受治療。牙醫一般有工具協助小朋友減慢下顎的生長,以減低日後變得更嚴重,但他提醒家長應定期安排子接受牙齒檢查,當發現問題亦可及早處理。


*短片內容僅供參考,如有懷疑,請向主診醫護人員查詢。








Comments


  • facebook icon
  • Instagram icon

尖沙咀旗艦診所:  九龍尖沙咀彌敦道132號美麗華廣場A座603, 815, 2607, 2610-11室

尖沙嘴診所聯絡

25431000

​地圖路線

大圍普通科及專科診所:  新界沙田車公廟路18號圍方4樓417室

尖沙嘴診所聯絡

25431001

​地圖路線

旺角眼科中心:旺角彌敦道664號惠豐中心7樓703-706室,9樓及10樓全層

尖沙嘴診所聯絡

25431001

​地圖路線

中環眼科中心:中環皇后大道中16-18號新世界大廈1期12樓1202-3室

尖沙嘴診所聯絡

25431001

​地圖路線

Copyright © 2024 新匡喬醫療集團 MedicareGroup. All rights reserved.

bottom of page